雪路金刚

 

高2020级4班 罗子林

 

“其美多吉”在藏语里的意思是长寿金刚,他说自己命大,多次逢凶化吉。

雀儿山,海拔6168米,素有“川藏第一高、川藏第一险”之称。

雀儿山公路,是四川邮路进藏的最后一段。依悬崖而建,一年超过2/3的时间被冰雪覆盖,垭口海拔5050米,最窄处不足4米,仅容一辆大车缓慢通行。当地人说,“车过雀儿山,如闯鬼门关”。

30年,往返6000余次,累计行程140多万公里,行驶里程相当于绕赤道37圈。

这是一条人与自然的搏击之路,自1989年26岁的其美多吉开上德格县的第一辆邮车起,这条邮路也成了其美多吉走过30年的人生路。

 

这是一条充满艰辛的路

2000年,他和同事邓珠曾在山上遭遇雪崩,眼前只有一片白,已然分不清天和地,汽车前挡风玻璃上的雨刮器也失灵了。虽然道班就在几百米远的地方,但从入职第一天起,其美多吉就将一句话牢记在心里:人在、车在、邮件在——这是一种信念,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为了保护邮件安全,他们死守邮车,用加水桶和铁铲一点一点铲雪,不到一公里的距离走了两天两夜。

2012年9月,他驾驶邮车遭遇歹徒,他拼命护住邮车,身中17刀,肋骨被打断4根,头盖骨被掀掉一块,左脚左手静脉被砍断。手术3个月后,左手依然不能合拢,复原的几率几乎为零。但这位康巴汉子为了重返魂牵梦萦的雪线邮路,使用了一套“破坏性疗法”。每次完成康复训练,这位金刚都疼得把嘴唇咬出血。两个月后,奇迹出现了——他的左手竟然恢复了。伤好后,其美多吉不顾同事和家人的劝阻,再次坐上了驾驶室。回归车队的那一天,同事为他献上了洁白的哈达,他却转身把表示敬意的哈达系上了邮车。

雀儿山是那样残酷,其美多吉永远记得同事幸福在一次翻越垭口后,突发高原性肺气肿,将36岁的生命永远留在了茫茫雪原之上。

 

这是一条友爱互助之路

30年来,雪线邮路上哪里发生了交通事故,他就成了义务交通员;哪里的过路者安全受到威胁,他就成了义务救助员。他曾有过一天之内帮20多辆军车开过冰雪路段的纪录。在漫天风雪的危难关头,他挽救过上百名陌生人的生命。

大雪过后,是邮路上最危险的时节,道路被白雪覆盖,社会车辆纷纷停运,他们都在等待着其美多吉驾驶的邮车在漫漫雪山之上碾出第一道车辙。其美多吉说:“在这个山上就是,只要看到我们邮车过来了,就说明今天车子能过,如果邮车没过来,任何车辆都不敢过去,都在等邮车。”这是令其美多吉最骄傲的时刻。

 

这是一条民族团结,脱贫致富之路

邮路是传递党中央声音的重要渠道。其美多吉和他的邮车就像一座桥梁,一头连着党和政府,一头连着藏区百姓;一头连着川藏高原,一头连着全国各族人民。他在雪线邮路上奔跑的30年,见证着党对藏区的巨大关怀,见证着藏区百姓生活的日益富足,见证着祖国的繁荣富强。他们传递的不仅是一个个邮件、一份份报纸,更是乡亲们心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是因为这群雪路金刚,雪线邮路已经成为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重要通道。正是因为这群雪路金刚,雪线邮路成了藏民们的致富路、幸福路。

 

“传邮万里、国脉所系”,邮政普遍服务是国家赋予人民邮政的神圣使命。在邮政网络覆盖的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在全国总长度逾938万公里的邮路上,千千万万邮政人像其美多吉一样默默奉献着。他们平凡而又不平凡,普通而又不普通。他们不叫其美多吉,却又都是其美多吉。从一个人、一匹马、一条邮路的“马班邮路”王顺友,到感动万国邮联的藏族“溜索姑娘”尼玛拉木,再到“雪线邮路的幸福使者”其美多吉……以他们为代表的邮政人,一棒接过一棒,一代接着一代,阐释了“情系万家、信达天下”的使命担当,体现了“人民邮政为人民”的邮政精神。

望向窗外,亲爱的老师们、同学吗,请大家望向碧绿的、望向无际的荒漠,望向祖国的每一处大好河山,千千万万的“其美多吉”们正奔跑在自己的雪线邮路上。电网工人们爬上数十米的高塔,送来了家家户户100%的电力普及;无数电信职工攻克难关的灯火,照亮了无处不在的4G网络。他们用自己的青春与热血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诺言。他们正是这个时代的雪路金刚。

创建时间:2020-12-12 17:19

发布: 成都七中八一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