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做扫把,快乐劳动——中一班STEAM探究活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中班幼儿正处于好奇好问阶段,对周围的事物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开始探究和发现事物之间的关系、变化。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9de0f1d5a82425972f6af342cd352f9

活动缘起

进入中班,孩子们的生活自理能力逐渐提升,为培养孩子们的自我服务能力,班级开展了“值日星”活动,每天饭后都有值日星在教室进行餐后清扫,地上的饭粒被踩着粘到地上,非常不好清扫。如何能够快速清理难打扫的饭粒呢?什么样的扫把才好用?孩子们展开了激烈讨论。

潇意:“地上的饭粒太粘了,扫不动。”

知一:“扫把上的塑料线太软了。”

李老师:“什么样的扫把可以把这些饭粒轻松扫走呢?”

嘉辰:“我们来做一把超级好用的扫把吧!”

孩子们兴趣越来越浓厚,纷纷表示可以制作一把好用的扫把,带着满心欢喜和期待,开启了一场制作扫把之旅……

STEAM核心素养

科学

1.了解扫把的用途与基本结构,感受扫把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2.认识不同材质的扫把材料。

技术

1.用各种材料进行扫把制作。

2.使用双面胶、透明胶、绳子等连接工具进行捆绑、粘连与固定。

3.使用锯子切割木棍。

工程

在扫把制作过程中能根据实际使用的情况发现问题,并对扫把进行改良或优化 。

艺术

能够在家长的引导下绘制扫把材料调查表。

数学

在制作过程中参照班级扫把的比例调整自制扫把的长度与大小。

扫把大解密

扫把是家庭、工作中最为常见的生活工具,扫把的发明也是历史上的一项伟大的创举,对人类的健康生活和家庭保洁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扫把的结构与特征

老师带领孩子们通过图片、实物等方式了解扫把由扫把头、手柄杆、连接装置组成。

b09f83160ceead412a63e9a4e22f398

孩子们通过对扫把实物的观察,梳理出了扫把各个部位的特点。

李老师:“既然我们要制作扫把,那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扫把各个部位的特点吧!”

羿涤:“扫把头上有非常多的塑料线!”

年糕:“这些塑料线都挨得很紧。”

开心:“手柄杆上是直直的。”

扫把材料大调查

孩子们在家长的协助下思考可以使用生活中的哪些材料来制作扫把,并在班级谈话活动中分享了自己制作扫把会用到的材料。

冬冬:“我找到了许多很细的树枝,可以用来代替扫把头上的毛。”

金蛋:“我觉得可以把硬纸板剪成一条一条当作扫把头。”

安安:“我们用湿毛巾可以把桌子上的饭粒擦掉,那也可以拿湿毛巾做扫把头呀!”

妍妍:“我找到了粗的树枝做手柄杆”

团团:“我要用绳子来连接扫把头和手柄杆。”

果果:“也可以用透明胶把扫把头粘在手柄杆上。”

38f94c1f846e381f120cc3bb714dc0f

教师思考

好奇心是个体学习的内在动机之一,能促使幼儿积极、主动、敏锐地发现问题的内驱力。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善于发现问题,并敢于提出问题,教师追随孩子们的问题,在孩子聚焦并尝试解决问题的活动过程中,充分发挥家园共育的作用,给予孩子材料、环境、信息等方面的支持,为孩子解决问题提供适宜的帮助。

 

扫把初制作

孩子们根据自己所带的材料,分成三个小组:纸类与塑料组、树枝组,布类组。

纸类与塑料组

孩子们带来了白纸、硬纸板、塑料片与塑料编织袋,使用剪刀将纸片与塑料剪成条状,再用双面胶与透明胶将材料与手柄杆连接。

1a38e98c8ec2d44cb88ba0f593f11b3

a495abf07221c173673b42f1a9ee84d

a23f24fbed9658e312cdaf260779c31

a196cb4c25bfcd9b1c69e24aecfc19f

树枝类组

孩子们带来了棕榈叶、高粱杆、玉米叶、枯树枝、细竹枝等材料,使用绳子将树枝捆绑在一起,再使用透明胶进行加固。

e8c805ddb648c1904b86141fb6937c4

453032365c8c5873a2768da55c26fac

cb270246b1258dc3bc388dbc75a2090

abeb1d3df578c9ce5271e5fa8e1dc5a

布类组

孩子们带来了毛线、毛巾、洗面巾等材料,将其剪成条状,使用双面胶将布条粘在手柄杆上,再用皮筋与绳子进行固定。

c3c78b8e84c90d2ed98b7baa33415dc

7b6e0e06858b6923481f4c62e922498

5214fd14a5f8a24487e880800420409

教师思考

在初次制作扫把时,教师充分利用幼儿园资源和幼儿生活中的材料引导孩子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帮助孩子在玩中学,不断积累生活经验。

扫把初使用

孩子们将扫把固定好之后,迫不及待地想要试一试,但在使用中却状况频出,孩子们聚在一起针对问题进行反思。

9b5c83df172fa03b027af7ae931837d

8131e3c70cef956d24a1917e3f09cc6

c25b585418443827ebbca92f421c547

7350c60ce746b4eca1ab6c15fac4f40

经过一番讨论与交流,孩子们找到了能够扫动粘在地上饭粒的扫把——高粱秆、棕榈叶扫把。

选定扫把材质后,孩子们开始着手改良扫把,让其变得更加牢固与方便。

改良手柄杆

孩子们将木棍与扫把对其,使用记号笔标记手柄杆长度,并使用锯子切割木棍,使用美工刀切割棕榈叶杆,获得一个长度适宜的手柄杆。

c37c508d0ac730ece998e1c33b8fe33

cbd10fba687144aea304d8bdb70ae73

ea4e944954f355df6360de473d15e18

改良扫把头

孩子们将高粱秆靠近木棍,比较高粱秆的长短,统一高粱秆的长度,使用剪刀对每枝高粱秆进行修剪。

07b8731e48f97a43681cf646784e422

31af6dafe31a2d4c13af4adf10f37a2

fcdb7a0919dacb10be09fa14d3c8e25

加固连接处

吸取初次制作的经验,孩子们这次先将高粱秆用塑料线捆绑在手柄杆上,再使用透明胶对扫把连接处进行多层加固。

3246e67fe6dc740119e751dd36614de

dad3a825e15221deb64a58eb1613da2

教师思考

孩子在活动中善于发现问题,并敢于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孩子将活动初期的经验聚焦在扫把的结构和制作材料上,使得活动开展的后续过程更加清晰。

自制扫把投入使用

孩子们在餐后,使用改良后的自制扫把进行地面清洁,粘粘的米粒被坚硬且密集的高粱秆、棕榈叶扫把轻易扫进撮箕。

697ec3a3c43862b8ea2d498c4d05ae3

孩子们制作的其他扫把,也跟随孩子们回到家中,发挥着它的用处,成为孩子生活的伙伴。

27d67d208eeecba1947cf4b88bb64ab

d29b866c1f3904f8f3615d4467e21fe

扫把是孩子们日常生活中时常都会用到的工具,通过观察、绘画、收集等方式,孩子们探究扫把的结构,加深对清洁工具的认识;自制、验证、改进扫把,制作出了能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扫把。本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在制作过程中,勤动脑、爱动手、善合作,也激发了孩子们对劳动的兴趣与责任,将自己的劳动成果回归到生活之中。

中一班的孩子们还在不断地成长着,在未来的道路上还有哪些精彩时刻在等待着他们呢?我们尽请期待!

 

文字:李甍莅

图片:李甍莅

审核:熊鑫/薛敏

创建时间:2025-06-17 20:51

发布: 成都七中八一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