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守护师生成长之路 ——“校园安全风控与教师行为保护”专题讲座成功举办

 

2025年5月26日,成都七中八一学校特邀四川蓉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教育法律专家徐伟律师开展专题培训。徐律师结合最新政策法规与实务经验,从责任体系、制度保障、风险防控、行为规范四个维度,为全体教师系统讲解了校园安全管理的核心要点与实施策略。

DSC00968

一、构建全员责任体系,强化安全共识

随着“三管三必须”原则写入新《安全生产法》,校园安全管理模式发生了深刻变革,从过去的“专人专管”全面转向“全员共治”的新格局。班主任作为班级安全第一责任人,需切实履行“一岗双责”,其他教师也应在教学、活动组织等环节落实安全责任,形成全员参与、全程把控的安全管理网络。

DSC01051

二、完善制度保障机制,筑牢防护根基

(一)强制报告制度:织密未成年人保护网

2020年强制报告制度被正式写入《未成年人保护法》,强调任何单位或个人在发现未成年人遭受或可能遭受不法侵害时,都必须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这一制度将未成年人保护从道德要求上升为法律义务,要求教育工作者保持高度警觉,体现了国家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重视。

(二)入职查询与准入制度:严把校园安全入口关

《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2021年9月施行)建立了教职工准入查询制度,通过全国信息系统核查拟聘人员的性侵犯罪记录及教师资格,从源头防范师德风险。该制度将教师职业准入与师德建设有机结合,完善了教师管理体系。

鉴于当前部门间信息共享机制尚待健全,建议实施“教育+公安”双系统核查,确保入职人员信息准确完整,为校园安全构筑有效防线。

(三)视频监控管理:守护校园安全的 “第三只眼”

校园视频监控系统是安全管理的重要支撑,在突发事件处置和学生伤害事故调查中发挥着关键证据作用。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相关规定,校园公共区域监控视频的调取使用必须严格依法进行,既保障家长的知情权,又确保监控信息不被滥用或泄露。

强化风险防控能力,实现精细管理

校园安全管理需要重点关注以下风险领域:校园安全防范体系建设、课间活动组织管理、特殊学生群体教育引导、基础设施维护保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以及家校协同沟通机制等。这些关键环节的系统性防控是确保校园安全的基础保障。

针对此类风险隐患,学校应首先要完善校园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强化学生安全教育和活动监管,同时要重视特殊学生的个性化管理。此外,定期开展环境安全检查、严格食品卫生管理、构建畅通的家校沟通渠道,以及建立专业的危机应对机制等举措都不可或缺。这些建议既立足当下又着眼长远,为学校安全管理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实施路径。

DSC01030

四、明晰法律责任,规范教师行为

(一)刑事责任年龄:守护法律底线

掌握刑事责任年龄制度是教师依法执教的重要基础。教育工作者需要准确理解各年龄段学生的法律责任能力,这既有助于在教学管理中把握合理尺度,也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树立法治意识,培养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

(二)三种法律责任:明确校园安全责任边界

校园安全管理涉及三大法律责任类型:合同责任,侵权责任及教育管理责任。这三类责任在适用条件和举证规则上各有特点,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强化法治意识,在日常工作中严格依法履职,规范职业行为。

(三)教育惩戒:把握尺度,依法育人

教育惩戒作为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必须在法律框架内规范实施。现行的教育惩戒制度分为三个层级:一般惩戒、较重惩戒及严重惩戒。

实施教育惩戒必须严格遵循“必要性、适度性、教育性”三项基本原则。为确保护惩戒行为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学校应建立完善的实施细则,重点明确以下内容:

1.各层级惩戒的适用情形和标准

2.规范化的实施流程

3.健全的监督与申诉机制

这一制度化的管理方式既能保障教学秩序,有效维护学生权益,又能为教师提供明确的行为指引,实现教育目的与法律要求的有机统一。

DSC01014

五、凝聚合力,共筑校园安全长城

校园安全是教育工作的生命线,直接关系着师生的健康成长。我校将以此次培训为新的起点,重点推进以下工作:系统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持续开展教师安全能力培训,全面提升风险防控水平;通过多方协作,共同构建更加完善的校园安全防护网,为师生营造安心从教、安心求学的教育环境。

正如徐律师强调“校园安全需要全员参与、全程关注。”让我们携手践行三个承诺:深入理解安全规范,做制度的明白人;用心守护学生安全,做成长的护航者;严格依法开展教育,做法治的践行者。

教育无小事,安全大于天。让我们从细节入手,用责任护航,为每一位师生的平安成长保驾护航!

DSC00975

图:邓美璇

文:戚献

审核:王娟、唐渝强

创建时间:2025-05-27 15:50

发布: 成都七中八一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