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粘土变干了——中三班STEM探究活动
活动目标
1.知道粘土里的水分是怎么消失的。
2.通过各种方法保持粘土中的水分,通过实验操作拯救变干的粘土。
3.能够与同伴进行合作,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究的对象。
超轻粘土,是美工区的必备材料之一,由于其易塑性强,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在区域活动时,美工区的孩子们发现了袋子里的粘土变干了!变干的粘土就会被扔掉,大家都觉得这样很浪费!粘土是怎么变干的呢?变干的粘土能不能再变软呢?这引起了孩子们的讨论和思考......
源于生活中的问题,带着解决问题的目的,孩子们“拯救变干的粘土”的活动拉开了帷幕。
STEM核心素养
粘土怎么变干了?
嘉樱:哎呀!袋子里的粘土变干了~
铄铄:是不是袋子的口没封好啊?
文轩:有空气进入了袋子里了。
念念:袋子里的粘土被太阳晒干了!
瑞瑞:那粘土里的水去哪里了呢?
根据已有经验,孩子们讨论得出粘土里的水分消失导致粘土变干了。
提出猜想:水分是怎样消失的?
经过讨论与分享,发现粘土变干的原因主要是:粘土袋子没有封好,空气进入了袋子,温度过高,水分就蒸发了。
如何防止粘土里的水分消失?
由于袋子没关好,所以粘土变干了,孩子们便想要利用各种工具给粘土袋子进行封口,减少空气的进入和水分流失。
方法一:袋子粘双面胶
方法二:袋子捆上橡皮筋
方法三:用夹子夹住袋子两端
结论:自从有了夹子、橡皮筋、双面胶的帮助后,粘土变干的情况好转很多。
方法四:换一种容器
用袋子装粘土不太方便,那换一种容器装粘土会不会更方便呢?
基于以上探索,孩子们总结出适合粘土的“家”需具备以下三种特点:
1.方便打开;
2.密封性好,空气不容易进去;
3.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储存。
然后大家在教室的区角里找到了两个罐子,既方便打开,又方便储存粘土。
相信通过找到了更适合装粘土的容器,孩子们可以养成用过的物品及时整理的好习惯。
如何拯救变干的粘土
变干的粘土就不能再使用了,大家都觉得这样很浪费,那变干的粘土能不能再变软呢?这引起了孩子们的讨论和思考......
讨论:
小恩:粘土变干是因为没有了水分,那给干的粘土再加一些水会不会让它们变软呢?
汐汐:那我们一起试试吧!
试一试:
方法一:往干粘土里加水
第一步:将变干的粘土放到盒子里。
第二步:加入适量的水。
第三步:将粘土静置半小时后,将多余的水倒掉,然后用小木棍搅拌一下。
第四步:将粘土再次静置2-3小时后,我们变干的粘土就变软了。
但我们也发现了新的问题。盒子里大块的干粘土外面变软了,但里面还是干干的。
于是孩子们又开始了新的讨论:
陶子:放干粘土的时候,我看见帆帆把干粘土掰成了很小的一块一块的,他们的粘土很快都变软了。
帆帆:是的!把干粘土掰成了一小块一小块的,这样才更容易吸水呀!
于是,孩子们又将干粘土掰成一小块一小块的进行了新的尝试。
果然,干粘土变软的速度更快了,而且粘土里面也都变软了~
结论:想要干的粘土快速变回原状,建议将干粘土掰成小颗粒,颗粒越小越容易吸水。浸泡半小时后,将盒子中多余的水倒掉,然后用小木棍进行搅拌,搅拌后再静置2-3小时后,变干的粘土就变回去啦!如果粘土较为湿润,可以再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揉搓使用。
方法二:干粘土和湿粘土混合
尧尧:湿的粘土里面也有水,如果和干粘土混合在一起,干粘土是不是就变干了呢?
桐桐:我觉得可以试试!
于是,孩子们先尝试掰一小块干粘土和湿粘土进行混合后揉搓,干粘土很快就变软啦!
但是如果干粘土太大块了,里面就不容易变干,因为没有办法充分吸水,所以也要将干粘土掰成一小块一小块才更容易变软。
结论:湿粘土里面足够的水分可以让小颗粒状的干粘土也变湿润。
家园共育:通过和爸爸妈妈们查阅资料,大家还找到了别的方法让干粘土变回原状哦。
方法三:加入护手霜
将适量的护手霜涂抹在干粘土上进行揉搓,干粘土很快就变得湿润啦!
小知识:护手霜里面含有水分和甘油,可以增加粘土的湿度,让干粘土不再干燥。
有了这么多种让干粘土变回原状的方法,以后变干的粘土也可以继续利用啦~就不会造成浪费了!
粘土手工展
最后,孩子们利用粘土做了许多好看的手工作品哦!快来看看吧~
本次探究活动中,孩子们学会了让干粘土变软再利用的方法,生活中还有许多东西可以变废为宝,循环利用,相信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可以提高环保意识,逐渐掌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乐于思考,乐于尝试。
愿孩子们在一次次的探究活动中,收获更棒的自己!
供图:赵雪
供文:赵雪
审核:熊鑫/薛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