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话筒架——小三班STEAM探究活动
生活是创造的源泉,发现问题是成长的起点,生活中的一点一滴,总是能激起孩子们创造的灵感,孩子们的生活中常遇到问题,从而萌发各种小巧思,感受解决问题带来的快乐。
活动目标
1.知道话筒架的结构特点及组成部分;
2.能根据话筒架的基本结构,完成话筒架的制作;
3.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中,体验合作的乐趣。
活动源起
幼儿园第八届“小小演说家”初赛开始啦!孩子们都准备了精彩的表演,想要在班级一展风采。可是孩子们发现,幼儿园里的话筒架只有一个,但是每个班都要用话筒架,这可怎么办呢?
源于生活中的问题,带着解决问题的目的,孩子们的自制话筒架的探索之旅拉开帷幕。
STEAM核心素养
制作前准备
1.谈话活动:话筒架不够了怎么办?
为了帮助孩子们解决问题,教师与孩子们进行了一次谈话,谈话的主题是:表演时话筒架不够用,我们该怎么办?
桐桐:可以再买一个呀!
赵老师:可是我们已经没有时间再去买一个新的话筒架了。
溪溪:我觉得我们可以自己做一个,就用一根棍子,把话筒放上去。
念念:但是一根棍子根本不稳。
沫沫:对呀,一个棍子做的肯定会倒。
在谈话中教师发现孩子们想自己解决话筒架数量少的问题,于是追随孩子的兴趣,开始和孩子们一起尝试自制话筒架。
2.观察活动:幼儿园里的话筒架长什么样?
教师带着孩子们观察幼儿园里的话筒架,原来话筒架由底座、直杆和话筒夹组成。
3.提出问题:什么材料可以做话筒架?
通过前期的观察和讨论,孩子们知道了话筒架的结构及其组成部分,于是教师请家长一起和孩子们寻找生活中可以用来制作话筒架的材料,并进行记录。
教师请孩子将挑选出来的材料带到幼儿园,通过班级商讨,孩子们决定用奶粉罐、晾衣杆、衣架、纸筒、夹子来制作话筒架。
制作话筒架
1.画一画自己喜欢的话筒架
2.第一次制作
设计完成后,孩子们纷纷开始了制作,在制作过程中,孩子们发现了两个问题:
问题一:话筒架的底部太轻了,导致直杆不能稳定。
问题二:话筒夹子没办法把话筒夹住,并固定在直杆上。
问题出现了,如何解决呢?孩子们自己提出了解决办法:
(1)把底座加重,在奶粉罐里加入石头。
(2)在夹子和直杆的连接处,用绳子捆绑固定。
哇!快看,孩子们用做好的话筒架进行表演啦!
3.第二次制作
在表演过程中孩子们又发现了新的问题。
芮芮:话筒架太矮了,我们都蹲在地上才能使用它!
祺祺:表演的时候蹲着可不好看。
然然:那怎么办呢?
豆豆仔:那我们把话筒架的直杆做长一些吧,这样小朋友就可以站着使用话筒架来表演了。
为了解决问题,孩子们立刻行动起来:
(1)用绳子将两根直杆绑在一起使其变长,可是捆好之后又发现绳子捆不紧,很容易松动。
(2)用双面胶将两根直杆粘贴捆绑。
很快,延长后的直杆就做好啦!高高的话筒架也可以用起来啦!
4.话筒架美化
孩子们用带来的装饰物对话筒架进行装饰,一个漂亮的自制话筒架就做好啦!
最后,孩子们用做好的话筒架进行表演!快来看看孩子们的精彩表现吧!
自制话筒架活动以解决生活中的真实问题为线索,孩子们迸发出各种各样的想法,并在探索中逐一实践,最终解决问题。
自制话筒架的故事仍在继续,
对于孩子,
我们始终相信,
掌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孩子们就会成为更好的自己!
供图:赵雪
供文:梁婷
审核:熊鑫/薛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