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教育崛起城西,七八一教学生做有温度有创造的天府文化传承人

 

雁过初秋夜未央,烟白清冷锁莲塘。

月寒画屏溢罗幕,云缀寄忧千里光。

蚊疏沉香杵声冷,露萤霜夜绕书香。

槛悬凉生一叶崔,明日何时居高榜?

 

你相信吗?这首满怀志向、意境优美的诗歌,是由成都七中八一学校高二年级的汤廷玥所作。这首诗在“花朝节”活动上向全校展示,被收录进《青果》文学校刊杂志里。

在一年一度的“花朝节”上,学生们穿着汉服,踏青赋诗,恍惚间仿佛回到古代,文人墨客对酒当歌。

传统文化浸润作为七中八一学校精英教育的一部分,正为七八一学子成长为社会精英厚实基础。

成都七中八一学校自领办以来,一直践行“精英教育”,学校有这样一个办学梦想——让学子能得到最适宜、最充分的发展,会做人、会学习、会生活、会创造,从而成为一个具有国际眼光,敢担当,负责任的优秀公民。

 

守望教育情怀,他用传统文化塑造精英灵魂

精英教育是贵族阶层的特权?

成都七中八一学校语文教研组组长张伟不这样认为,“精英教育不仅仅属于贵族,在七中八一,每一个孩子都有可能成为社会精英,这也是每一个七八一教育者的终极追求。”

 

张伟老师的公开课

四年前,32岁的张伟带着决心与勇气从一所“省一”学校“跳槽”到七八一。如今,他已经成长为成都市金牛区学科带头人、成都市优秀青年教师。

在教育行业深耕细作十三年,张伟坦言,自己是一个有教育情怀的人。

七中八一“办中国的理想教育”的理念击中了张伟的灵魂,这大概是每一个良心教育者的初心。

办中国的理想教育可以很大,大到关涉一个民族的未来与希望;办中国的理想教育“也可以很小,小到力争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各行各业的精英。

七中八一学校的“精英教育”灵魂就在于”小而精“,这样的教学模式需要每位老师付出更多精力——学校每个班级都配有成长导师,无论是学科知识学习,还是关于职业、兴趣、爱好的探索。

 

无论什么行业的精英,他身上应该有传统文化的印记,这是天府文化的内核,也是民族的根脉与灵魂,是每个中国人都不该丢弃的。”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张伟深知传统文化熏陶对于一个孩子未来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是精英教育之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他尤其注重对在传统文化方面的引导,用传统文化浸润学生的心灵,培养天府文化继承人。

课上学《鸿门宴》,课后带同学们阅读史记,感受古人智慧经典;必修课上学《论语》,选修课开设《论语选读》,张伟的传统文化教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穿越历史浩瀚河流,承继谦谦君子遗风。

张伟说“教学的过程也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精英教育需要精英老师来实现。”在阅读经典中,感知人生的阅历、情感的熏陶、审美的愉悦、道德的感化,张伟和学生一起成长。

传承天府文化,用传统文化塑造未来精英的灵魂内核,张伟是理想教育的践行者。

 

英语老师跨界教插花、排舞蹈,她让创造变得如此有趣

英语老师教插花,大概是一般人不能想象的!

但七八一的廖雨濛就这么干了,还干的有声有色,成为学生最喜欢的课程之一,变成校园一景。

 廖雨濛的插花课

从花语到插花的艺术再到花的历史,廖雨濛的插花课上可谓干货满满,同学们都抢着上廖老师的课。

“精英教育,不仅是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让学生不仅拥有一双发现美的能力,更要拥有创造美的能力。”廖雨濛对于创造能力的重视与以”创新创造”为核心天府文化不谋而合,传承者,必然也是创造者。

“一个学期的课下来,有不少学生还会自己创造新的样式,看起来都要超过我了!”廖雨濛打趣道。

 

插花课广受同学们的好评

“天生爱美”的廖雨濛不仅将美学插花引入课堂,5年的民族舞基础让她一直思考,如何再把舞蹈“折腾”出新花样!工作之余,廖雨濛又去学习了爵士舞,偶然的机会,她想能不能把民族舞和爵士舞融合编排出适合学生们跳的舞蹈?廖雨濛主动请缨担任年级舞蹈的编排,和娃娃们一起感受舞蹈中的“酸甜苦辣”。每次表演前,她都和学生们在训练房里的一遍又一遍地练习动作和排练队形。

事实证明,“非科班”的她也可以“很专业”——体育舞蹈艺术节、“以梦为马”诗会、五一表彰大会上,廖雨濛带着娃娃们用汗水收获了全校师生的掌声和赞美。

 廖雨濛和学生一起参加舞蹈表演

作为天府文化的传授者,廖雨濛身体力行,让七中八一的孩子们浸润在天府文化的美学教育之下。“精英教育不是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是培养有温度、有温情的人,大到思维品性,小到仪表仪态。”

的确,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难以称为“精英”,而学校践行的“精英教育”模式,是为社会培养优秀公民、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材。有温度的人是善于发现生活之美的,而廖雨濛就是将温度与创新结合。

 

受前段时间大火的《朗读者》启发,每天中午小班会上,廖雨濛都会朗读一篇文章,让学生感受书香之美;心理团辅活动上,廖雨濛让学生以“努力”为主题观察父母,拉近与父母之间的关系,体验心理之美;学校打造专属于每个年级的“年级生日”,感受班级成长之美。

从一个刚出校门的实习老师到初三年级教学组长,廖雨濛大学毕业后最重要的五年岁月是在七中八一度过的。

1500个日日夜夜的付出,收获的是一批批优秀的精英学子。

 

做良心教育,她给七八一带来国际化视野

9月19日,邱文丽在朋友圈写道“点燃学生心中那团火,他们自然就跟着来了!”配图是班里孩子们手绘的思维导图。

学生们绘制的思维导图

一个偶然的机会,邱文丽和上小学的女儿参加“思维导图”课时受到启发,将思维导图用于中学英语教学工作,没想到,效果令人惊艳。

“要培养学生成为精英,不仅要注重学科知识的学习,在思维方面的引导也同样重要。”从教十二年,邱文丽没有被固有模式所束缚,而是不断追求创新和改变。

生活中,她总是在思考,什么样的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这种思考让她随时捕捉灵感,并将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经过几次训练,学生的思维导图完全“碾压”自己。邱文丽自己也没想到效果这么好。

邱文丽给学生讲题

除了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从事英语教学邱文丽明白,学生要成长为一名精英,国际化视野必不可少。

刚来到七中八一时,她就积极建言,要给学生更多接触专业英语和培养国际视野的机会。

在学校领导和英语教研组的鼎力支持下,专业外教课、与美国金克斯高中的友好合作、游学活动、国际理解课堂等接踵而来,七中八一的学子们受益良多。

 

金克斯高中学生和七中八一学生合影

卿巍峰同学就是其中之一。

从不学英语的“熊孩子”到变身英语达人,保送至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大学继续深造,卿巍峰经历了人生三级跳。

而成功蜕变的背后离不开邱文丽对于卿巍峰的默默付出与引导,而从学校各校活动中培养出的国际化视野正是卿巍峰收获名校offer的关键所在。

邱文丽将“创新创造”的天府文化融入课堂教学,让学生站在更高的平台上俯瞰世界,将优秀的天府文化带到更远的地方,这是七八一学子之幸,也是天府之幸。

 

邱文丽(左二)带着同学们给卿巍峰(左三)过生日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七中八一学校从幼儿园到高中,每周都有专业外教课,实现了所有学生全覆盖。

经过三年的成长,学校师生的国际化意识都有了很大地提高,美国模拟联合国社团活动、世界青少年领导力大赛等世界级别大赛,都有七八一师生的身影。

而这一切,正始于邱文丽开阔的国际视野,和对于精英教育独特的理解。

 

七中八一学校的“精英教育”是天府文化的重要组成因子,它孕育了一批又一批有责任有担当、有礼仪意识、吃苦精神、有理想主义、国际化意识的青年。这些“保持自己的真实,挖掘自己的灵性,优雅的教育工作者们”用独特的教学方式,使得课堂有趣起来,学生们的参与度更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让学习本身变成了一种体验和探究,而不是灌输。学校根基于历史,放眼于世界,立足于现实,培养七八一学子的“中国情怀,国际视野”,而如今,他们正在认识与传习天府文化,与城市共成长。

 

                                                                                                                           

 

创建时间:2018-04-02 09:20

发布: 成都七中八一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