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每一位老师提供挥洒热血的舞台
在今年9月1日的开学典礼上,史玉川和学生聊了聊“生命里,什么最美”。在她看来,能给他人送去温暖的青春、拥有理想的人生、专注研究的神情、坚持不懈的过程,都是生命里最美的事物。
2013年,七中八一被成都七中整体领办,她的身份也从成都七中教务处主任转变为成都七中八一学校校长。4年过去,学校发生了哪些变化?七中八一又是如何在飞速成长中,不断赢得名师认同和参与?正值第33个教师节,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带着上述问题专访史玉川。
记者:这次到学校来,发现学校为老师新添了教师沙龙。记得几年前,学校周边和校园内部还是另一番景象。
史玉川:相比四年前,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更多教师能在学校愉快地工作、成功地发展、体面地生活,是我们的教育理想和追求。这个暑假,我们在博雅书吧、拿云阁书吧的基础上,于致远楼新设了三个开放型书吧,还在致远楼前规划出一个师生公用的休闲区。此外,学校还对广播电视系统升级。
记者:听说新学期学校还引进了两位高层次教师担任督学?
史玉川:我们得到了两位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名校教师的“加盟”。他们的到来是基于对学校育人目标“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为国家输送栋梁之才”的认同。相应的,学校也会遵守“你有多大能耐,七中八一就给你多大舞台”的承诺。比如其中一位英语督学提出想做翻转课堂,我们立即进行电子白板、移动终端的采购,以及人员的配置,满足她的教育构想。此外,我们还会落实这部分教师的权力。未来,学校将实行双轨制,以行政体系、督学体系共同构成学校的管理系统。
记者:这么说来七中八一的老师很幸福了。
史玉川:应该是压力与动力并存。除了专业化水平,学校对教师的师德、师风有严格要求。上学期期末,毕业的孩子回校探望我,称七中八一的老师最有爱心。如今学校的办学水平发展迅速,我们对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希望他们把工作做细、做精,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大到思维品性,小到仪表仪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