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沈远征
我是1960年踏入西藏军区八一小学的。当我来到这所陌生的学校、陌生的环境,和学校的老师、同学共同生活、学习了五个年头。在这五年的时间里,我和我的学校、老师、同学之间,建立起了抹也抹不去的童年的记忆和情谊。学校里的试验田、鱼塘、马房、猪圈、油菜花地里的小蜜蜂、还有那直直的白桦小树林,学校的一草一木至今都深深地刻在我的心里、并将伴随着我的一生。因为在这里,我学会了“自力、自强”做人的八一校精神。
1960年,我从大邑唐场保育院进入西藏军区八一小学。从进入学校开始,首先要学会独立的面对生活。要学会自已洗脸、洗澡、洗头、换衣服、学会自已叠被子;学会和同学友好相处、学会和同学互相帮助。在这里,还要学习童年时期应该学习的各种文化知识。在八一校学习的各种文化知识,为我后来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于1970年当兵,1973年退伍回地方,被分配到四川省交通厅公路局当打字员。在工作中,我逐渐认识到自己的文化知识远远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于是我通过到补习学校去补习文化,1985年,我顺利考上了第一批文科电视大学,并考取了我最喜欢的专业——汉语语言专业。三年电大学习使我获得了第二次充实自己知识的机会。电大毕业时,正赶上全国经济体制改革,我被分配到体制改革办公室工作。于是,我就跟着搞体制改革的领导不停地深入基层搞公路养护体制改革的调研工作。在深入基层的调研工作中,我有机会接触到生活、工作在最基层的养路职工,通过和他们一起养路、一起生活、一起聊天,我深深地感到,由于工作的艰辛和生活的困难,使我们的养路工人生活质量非常低,不仅生活上常年没有肉吃,就是蔬菜也要自己开荒种地,不然连蔬菜都没得吃。如果生了病,也没有钱到医院看病,一是拖,二是上山自已去采药治病。他们退休以后,由于工资非常低。生活就更加困难。看到养路工人的现状,我写出了我的第一篇调研论文《浅谈南充公路养护体制改革》。在文章中我提出了必须尽快解决养路职工退休以后的养老保险问题,以保证养路职工退休后能够老有所养的问题。这个问题一经提出来,就引起了交通部、省交通厅和公路局领导的重视,并很快在四川省内公路养护部门推开,在交通部领导的重视下,不久,全国的公路养护部门关于养路职工退休后的养老保险工作也全面推开。可喜的是,随着养老保险工作在公路部门的全面实施,全国的大中型企业,特别是在今年的二会上,连居民和农民兄弟的养老保险也一起合并觖决。养老保险的施行,使全国人民都得到了实惠,我从内心感到深深地欣慰。从1985年到2010年,我基本上都在搞公路养护体制改革调研工作,并不断地给领导写出调研工作报告。我的第二篇调研论文是《在公路养护体制转换中走事改企之路》。在这篇论文中,我深切地认识到,四川公路不仅是路况差,数量少,公路养护队伍机械化水平低,而且更重要的是由于养路工人的工资太低,导致人心涣散,大家都吃大锅饭,干好干坏一个样。四川公路要想发展,只能通过改革体制,使公路养护体制由计划经济转换为市场经济,把公路养护体制推入市场,由市场经济来决定公路养护体制的生存和发展。文章发表后,在公路养护部门引起了很大的震动。省交通厅和公路局领导认为我的建议很好,并在公路部门大力推动事改企工作。几十年的公路养护体制改革,使公路养护部门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不仅使公路养护部门的整体数质得到了提高、机械化养护水平得到了提高,而且职工的工资也得到了提高,职工的养老保险问题得到了全部觖决;更重要的是四川的公路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过去的四川公路是路况差,数量少,没有一公路高速公路,现在的四川省是公路四通八达,高速公路,地方公路、县、乡村公路的高速发展,带来了四川经济的腾飞,四川人民的生活也越来越好。
从2000年——2010年,我先后发表了20多篇反映四川公路养护体制改革的论文,这些文章不断地在全国国家级刊物上发表,从2006年开始,国家给我了很多的荣誉:2006年,被北京东方博法国际法学研究院报请国家邮政总局备案批准,推出了“中国百名优秀领导人才专题邮票(珍藏版邮票)”;2006年被中亚联合国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增补为高级研究员;并被授予“2006年度世界百名行业创新杰出人才金奖”;“时代英模——2006年中华百业杰出创新人才奖”;2007年被世界华人艺术研究会、中华爱国主义精神联合会、中国书画艺术研究中心评为“2007中国艺术年度人物”、“共和国杰出艺术家”的荣誉称号;被全国产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全国高层人才统计办公室授予“行业特邀终身高级研究员”;被中国科学研究会授予“中国著名专家”的称号;2008年,被中国当代名人文化研究会、中国专家企业家联合会、时代英模文化交流中心收入《时代英模大辞典》;2010年,被省交通厅公路局评为高级经济师;2011年,被世界文化艺术研究中心、世界华人交流协会、美国海外艺术家协会、经济文化中心收入《世界人物辞海》(中华卷七);2012年,被全球华人联合会、永恒的光芒编委会授予“当代文艺先锋”的荣誉称号,作品荣入《永恒的光芒——古今中外名家语录精编》,并被评为金奖;2014年,被中国文化艺术人才协会、全国文化艺术人才职业资质鉴评中心授予“国家一级文学家”称号,并增补为中国文化艺术人才协会第三届副主席;拟被中国国际报告文学研究会、中国毛泽东思想学术研究会聘请担任《红旗下的中华优秀儿女》丛书的荣誉主编或特邀编委、授予“红旗下的中华优秀儿女”荣誉称号。
回顾这几十年我所走过的道路,我深深地感到,我今天所取得的这些成绩,都离不开我的母校——西藏军区八一校的培养,“树高千丈,落叶归根”。不管我走多远,不管我取的多么大的成绩,是八一校在我的童年,教会了我四个字“自立、自强”,我要骄傲的告诉世人,“我永远是原西藏军区八一学校的孩子!”